《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介绍

来源:思政部发布时间:2014-04-04浏览次数:1507

 

1、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并且结合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使学生们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该课在教学内容上始终保持与国家的政策一致性,坚持将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最新的道德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2、理论课教学内容
(1)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主线,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综合素质为切入点,针对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和心理、恋爱,诸问题,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实际,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以研究和探讨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落实高校德育内容,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
旨在帮助大学生尽快实现由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解决在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角色和面临的任务。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遵纪守法,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确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国家、民族的利益关系,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大学生活的尽快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正确行使公民的民事权利,正确对待婚姻家庭问题,远离犯罪,运用正当程序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等,是该课程重点与难点。我们将运用课堂讨论,模拟法庭,多媒体等多种形式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力争做到各个突破,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目的:

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4、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所处的时代背景,科学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体系,以及适应大学生活需要解决的相关思想问题,并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理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对个人成才以及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掌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的基本方法,做到:坚持知行统一;注重科学思维;强化自我教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

5、教    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2013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