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道德讲堂第三讲:扬起理想风帆 奔向美好未来

来源:党委宣传处、思政部发布时间:2016-11-18浏览次数:1562

11月17日晚,道德讲堂第三讲开讲,由华东师范大学王建新教授主讲扬起理想风帆 奔向美好未来。近1300名2016级高职学生和2014级中高贯通班学生,分别在主会场(205报告厅)和分会场(一教、二教的各班自修室)参加了道德讲堂的学习。宣传处处长、思政部主任樊清誉主持道德讲堂。

开场,王教授让师生观看了一段视频,即2010年春晚曲目《我爱祖国的蓝天》。在这段视频里,王教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合唱者之一的余旭同志。余旭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女飞行员,她出身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为了祖国的事业、国土的宁静,在今年的11月12日的飞行训练中不幸壮烈牺牲。在余旭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理想,那就是上蓝天,当飞行员保卫祖国这片土地。也正是她怀揣着的理想让她从不起眼的农村姑娘成了杰出的飞行员。通过这段视频,不仅激起了同学们心中的爱国情怀,更让人感受到了理想的伟大。

   “余旭的理想平凡而伟大,因为她对理想的执著成就了她的一生虽短暂却辉煌。那么在座的今天的各位,请问你们还有理想吗或者还需要理想吗?”王教授的发问发人深省。现在是一个已经到了很多人普遍缺少理想的时代,很多人抛弃了理想,很多大学生游戏生活、游戏人生。到底是追求理想还是随波逐流?在王教授的声声发问中,理想的意义和价值也紧接着娓娓道来。理想是社会大厦的永恒基石,是社会奔涌向前的源泉。理想使人成为人,理想使人生充满希望。人为什么要有理想?“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王教授让大家仔细体味世界著名作家雨果的这句话,并引起了师生的反思和共鸣:世界上大多数人处在生存状态中,只有少数人处在生活状态中。在王教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讲解中,千余名师生切身感受到了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想使人成为人,理想让人活得有尊严。理想能够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王教授还用一个个典型的现实案例,指出当代大学生在确立远大理想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他教诲大学生:理想不能只是简单的为自己而奋斗,还要为他人,为社会乃至全人类而奋斗。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只活在自己的狭隘天地里,你的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乃至最充分的实现,你自己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王教授还讲了中国梦与青年梦两者之间的关系。青年最具有梦想,青年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希望,有着无限的潜能。中国梦的实现与青年梦的实现息息相关。国家未来发展如何,关键取决于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在青年这个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为人类为国家为社会也为自己的发展付出汗水,贡献智慧。在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王教授结束了本次讲座:没有理想的国家是悲哀的,没有理想的人是不幸的。祝同学们走好大学第一步,确立新目标,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新的跨越。

樊清誉在道德讲堂结束时讲道:感谢王教授深情又真切的精彩演讲!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自己的理想,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珍惜三年时光努力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掌握一技之长。理想不是空谈,是在每天坚实的勤勉努力中不断接近和实现的。只有自尊自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欣赏。看重自己,不虚度光阴,为理想而奋斗,才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有尊严地生活着。

本次主讲嘉宾王建新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上海市高校思想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公民发展与现代德宇研究中心秘书长。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研究课题18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6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稿件100多篇。获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辅导员、优秀团干、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30多次。

宣传处、教务处、学工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各系学生工作负责人,16级辅导员、14级中高贯通班班主任和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学习和学生管理工作。信息技术保障人员全程参与,确保信号畅通。道德讲堂现场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