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道德讲堂”开讲

来源:路瑤发布时间:2020-11-09浏览次数:1942

11月6日,在大礼堂,学院2020年 “道德讲堂”正式开讲。学院邀请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银亮教授,作题为“大变局与中国外交”专题讲座。 动科系、农生系、农经系三个系的大一新生和思政部全体教师共同聆听了讲座。思政部主任樊清誉主持讲座会。

赵银亮教授开场即指出最近国内外发生的热点时政事件,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他说,国外如今美国总统大选正进入到最后阶段;国内刚刚召开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此刻,上海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第三届进博会。进博会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开展主场外交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和重要名片,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在当今全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势下,中国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注入确定性。在这样的时代大变局之下,中国的外交如何开展,有哪些变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虽然岁月在变,但我们中国依然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过这条道路很艰难,因形势而变化。

赵银亮教授从大变革时代、中国外交“大历史”、动荡变革时期中国外交的新使命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在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原则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和平发展,政策底线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实现路径是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外交的“大历史”,在伟大民族复兴和成为全球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外交必然充满风险和挑战。毛泽东通过“三个世界”理论和“中美苏大三角”战略规避了苏联对我的安全压力。邓小平的“二十四字方针”成功规避了西方在苏东剧变后对中国的战略打压。借鉴中国应对外交风险的历史经验,在历经71年的挑战和风险中始终屹立并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夯实国内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面临全方位和多领域的挑战和风险。从大历史观的技术逻辑出发,意味着一个现代国家在世界舞台的成长必须解决生存、发展和责任三个问题。“立国—富国—强国”是大国成长的三个阶段,也是一个解释现代国家在世界舞台成长的大历史框架。如今处于时代大变革时期,中国现如今面临着两个挑战:与原有秩序产生摩擦的中国对外战略、周边安全与稳定形势复杂多变。我国外交的四个新使命:第一,切实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特别是要补短板和强弱项;第二,推动经济转型和技术进步,抓住机遇发展在疫情中大显身手的新业态(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自动化等),大力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第三,针对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新趋势,加强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拓展合作范围, 推动经济合作、卫生合作、环境治理合作等;第四,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维护重要国际机制的正常运作。

赵银亮教授总结,我们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家间沟通交流,展现大国担当;注重战略灵活性,突出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和引领能力;不仅要有战略定力,更要学会理性反思,为大国外交铺开广阔空间。

赵银亮教授结合当前时政,立足现在,放眼未来,鞭辟入里,引人入胜,赢得了师生们的热烈掌声。讲座后,还有学生向赵教授请教外交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赵银亮,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域一体化、比较政治研究、东南亚问题研究。现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曾赴美、日、英等高校做访问学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周边问题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等。著有专著2部,2008年专著荣获华东地区第23届优秀图书评选二等奖。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14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民政部项目等6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近年来,科研成果获国家民政部、中国法学会、上海市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2016年获“上海市育才奖”。